學習養殖技術、了解市場最新行情,在線咨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豬訊網。
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廣泛使用偽狂犬病毒Bartha-K61弱毒疫苗株用于防控偽狂犬病。然而,2011年以來,偽狂犬病在東北、華北地區以及河北、山東、河南、湖南、江西及江蘇等免疫過偽狂犬病毒Bartha-K61的豬場呈暴發流行,發病豬場數量較多。
據報道,當前暴發的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變異株引起。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本次變異最主要的幾點變化:
感染豬場主要表現為豬群gE抗體陽性率顯著升高,母豬產弱仔、死胎,仔豬出現神經癥狀及死亡等;
發生疫情的豬場均進行過偽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種,從死亡仔豬和流產胎兒中能夠分離到偽狂犬病毒野毒;
與以往毒株相比,新的偽狂犬病毒流行毒株發生了明顯變異,對小鼠、豬的致病性明顯增強,
此偽狂犬病毒流行毒株的一個突出特征是,感染仔豬出現了嚴重的瘙癢癥狀。這在以往的偽狂犬病毒毒株的現地和人工感染的研究中不曾有報道。
偽狂犬防控五步曲:
通過分階段采樣,分析豬場種豬偽狂犬gE抗體陽性率,找到育肥豬再次感染的時間點;
通過免疫程序的調整,結合“活苗+滅活苗”的免疫策略,在出欄時得到野毒抗體陰性的育肥豬;
逐步淘汰陽性公豬和生產母豬;
引入陰性后備公豬和母豬;
保持實驗室監測。
對偽狂犬防控的建議:
加強抗體水平監測,要對疑似偽狂犬病感染豬進行病原檢測(采集腦組織等)和序列分析;
堅決淘汰gE陽性公豬;
對于gE陽性豬場,除了50日齡~60日齡仔豬免疫外,增加新生仔豬滴鼻免疫程序,用gE陰性后備豬群逐步替換母豬群;
后備母豬配種前要補免一次;
母豬和公豬至少免疫2~4次/年;總而言之,豬偽狂犬病的科學免疫需要做好三個方案:疫苗選擇方案、免疫程序優化方案、免疫效果評估。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