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公豬精液質量
嚴格把控精液質量關,選出優質精液進行配種,盡量使用新鮮精液或使精液盡量在短時間內用完,商品豬場或擴繁母豬場,可使用同一品種的公豬混合精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與配母豬的繁殖力。
2、抓好后備母豬的飼養和管理
后備母豬配種前一周增加飼料供給量,不僅可以促進發情,還可以提高排卵數,后備母豬初配體重和月齡是決定母豬以后能否連續高產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后備母豬適當推遲配種有利于提高窩產仔數等,后備母豬早期誘情可使初情期提早,使配種時母豬排卵更多,配準率更高,后備豬的合理飼養對母豬生產成績影響很大。
3、母豬的營養調控
母豬營養是母豬繁育的基礎,哺乳期以達到最高總采食量為目標,理想的情況是失重不超過體重的5%,斷奶前無需減料,斷奶后優飼有利于發情和排卵,配種后4周內限飼,4-12周調膘,將母豬膘情調整均勻,12周后攻料,分娩前調整到3-3.5分膘,妊娠前中期降低飼料能量,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則提供高能高蛋白飼料。
4、合理淘汰生產性能低的母豬
母豬群的生產性能對豬場的生產成績和經濟效益具有直接影響,應適時對生產母豬的品種結構和年齡結構進行調整,將生產性能低下的母豬及時淘汰,確保母豬群的合理結構。
5、加強母豬保健和管理
任何疾病的發生或豬群的不穩定都將導致胚胎或胎兒的損失,做好疫苗注射工作,預防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同時定期保健保證豬群的健康,做好豬舍衛生以及通風等工作,減少各種應激的發生。
6、子宮炎的防控
子宮炎對母豬的繁殖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夏季,應做好母豬產前產后的保健工作,預防母豬子宮炎的發生,哺乳期間、斷奶期間或后備豬待配期如果發現母豬存在子宮炎應及時治療,待子宮炎痊愈后方可配種,注意配種衛生,否則將提高母豬子宮炎感染的幾率。
7、補飼葉酸
在母豬日糧中補加葉酸對窩產仔數和初生仔豬存活數有顯著作用,特別是飼料中葉酸含量低時效果更明顯。在每噸日糧中補加1g葉酸,母豬的產仔總數和存活仔數分別提高了9.1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