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情況
未見任何明顯癥兆,突然發病死亡;仔豬、小豬、中豬、大豬和母豬等不同年齡的豬均有發生,30-40kg中豬、80-100kg大豬和臨產前后的母豬多發;一年四季均有發生,而且病例多發于午后和晚上。
二、臨床癥狀
無任何先兆癥狀突然死亡;病程稍緩,病豬突然鳴叫,叫聲嘶啞,亂竄,倒地,四肢亂劃,全身肌肉顫抖,抽搐,嘔吐,口吐白沫或紅色泡沫,呼吸困難;有的腹部臌脹明顯,耳尖、蹄部、陰戶、鼻唇部發紺;發病10-30min死亡。
三、病理變化
解剖病死豬,多數未發現典型性病理變化;有的可見胸腔、腹腔積液,肝臟硬化、黃染,腸道出血,胃底部水腫;有的發現病豬心臟畸形,心冠部可見片狀出血。
四、發病原因分析
1、心血管系統疾病臨床解剖中可見心臟畸形以及心臟病發生的病理變化,可見心血管系統疾病也是導致生豬發生猝死癥的病因之一。
2、外界因素刺激猝死癥多發于規模養殖場,特別是多發于飼養密度大,欄舍通風換氣條件差,飼養管理跟不上的豬場。
3、霉菌毒素中毒臨床可見有霉菌毒素中毒的癥狀,而且解剖中也發現有霉菌毒素中毒的病理變化,通過病因調查發現該豬場存在發生霉菌毒素中毒的誘因條件。
4、水腫病在猝死病例中確診有水腫病病例。
五、討論
1、疾病性誘因減少由于免疫接種、消毒和飼養管理工作做得好,由某些疾病引起的生豬猝死癥發生率呈減少的趨勢。
2、應激及應激后遺癥誘因增加豬場規?;s化的程度上升,導致養殖密度、空氣污染、外界刺激等應激條件呈加強的變化,增加了生豬猝死癥發生的機率。
六、對策
- 1、重視對豬血緣的優化和選育,提高豬群的抗應激能力。
- 2、做好各生產階段相應的應激預防。
- 3、通過定期的保健有效預防和控制生豬呼吸道疾病,特別是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 4、做好環境控制,特別是溫度濕度的控制,確保豬群處于溫暖、涼爽、通風、干燥的環境。
- 5、優化生豬的內環境,對生豬機體內pH值、電解質的平衡等需要綜合考慮,如:飼料配方、當地水質和環境因素等。
- 6、加強對生豬飼養和管理者的培訓,增強動物福利意識。